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配资炒股配资网_股民股票申请配资_配资炒股十大平台排行 > 股民股票申请配资 > 股民股票申请配资
线上配资平台哪个好 山东人:只要有包子,没什么过不去的
发布日期:2024-10-05 11:48 点击次数:201
「鲁 A 济南车,鲁 B 青岛的......」山东人在最近几个月成了全民互联网「狂欢」的一环,山东人对包子的热爱也成了一种文化现象,引发广泛讨论和调侃。如果说宇宙的本质是一个贝果,那么在山东人眼里,这个贝果一定是包子状的,带褶儿、带馅儿。
在这个宇宙里,人们喜欢把一切都包起来,包在那由小麦面粉构建成的万千世界里,即使只有巴掌大小的空间,也可以展现无限的想象力。
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淀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,地处江苏省南部,长江与京杭大运河“十”字交汇处,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吸引着无数食客。镇江美食融合了南北风味,这种独特的美食风格,与镇江的地理位置紧密相连,它地处长江之滨,水产丰富,同时受到南北文化的交融影响,既有淮扬菜的细腻,又兼具苏菜的精致。其中,以淮扬菜系为主,讲究选料严谨、制作精细、口感清鲜平和、浓醇兼备、咸甜适中。
胶东大包,以个头大、用料扎实著称。© w_蜜桃桃酥
对于外地人来说,第一次接触山东包子,心中关于包子的刻板印象往往会受到冲击。有不少游客到了山东之后,会发现在这里连包子都比别的地方大了好几倍,山东的包子有一种国泰民安的长相,「浩克山东」的本性在这一个个包子里面展露无遗。
在山东,包子之所以追求「大」,不仅仅是出于传统饮食习惯,更深刻地反映了这个地域的农业基础、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的独特性。
河南、山东、安徽三省的小麦种植面积与产量常年稳居全国前三。© 李现俊
从农业基础上来看,山东是中国的农业大省,特别是在小麦种植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产量。华北平原作为中国北方的主要产麦区,提供了充足的优质面粉资源,使得面食在山东人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。
山东作为这一产麦区中最为纯粹的产麦大省,其丰富的小麦资源自然而然地为包子的制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面粉在山东人的生活中不仅是一种食材,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。小麦的种植和收割,面粉的研磨和副产品 —— 例如包子,都是山东人一年四季农事生活的一部分。
山东水土养育的一切都「大」,章丘大葱有一人高。© 袁敏
山东的地理特点也对包子的「大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山东地处中国北方,气候寒冷,冬季漫长且严寒,这样的气候条件下,人们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能量来抵御寒冷、进行体力劳动。旧时北方蔬菜种类少,尤其是秋冬季节几乎只有大白菜,这使得面食成为主食的首选。
山东人吃包子是不配菜的,对他们来讲,包子不是主食,而是一桌满汉全席。在超市或者面食店,只要三五块钱一个的包子就能满足一个成年人一顿饭所需要的碳水,蛋白质和蔬菜。当然了,正经山东人可能要吃两三个才算填饱肚子。大而实的包子,通过其充实的内馅,有菜有肉,一两个包子就是一顿饭,不仅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能量,还方便携带和储存,满足长时间的劳动需求。
包子的流行,更多的是与稀缺的记忆和文化情感有关。据季羡林先生介绍,过去的山东人经常吃「黄食」,即玉米馒头,吃久了难免觉得单调乏味。只有在节日期间,人们才有机会吃到「白食」,例如包子和饺子,这种白面食品象征着一种节庆的特殊待遇和生活的改善。
山东包子的「大」还体现了一种慷慨好客的文化传统。山东人以豪爽著称,待客之道讲究热情好客。在当地人眼中,大包子正是这种好客之道的体现之一。客人到来时,端上一盘热腾腾的大包子,好似会让人感觉到主人的诚意,更能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。
烫面包子皮韧劲足、馅饱满多汁。© 爱吃爱蹦的嫚
在山东,实用主义哲学大过了一切花哨的噱头。从建筑到服饰,从农具到家居,山东人总是追求实用和耐用,这也与山东人的质朴一脉相承,反映在食物上,包子正是这种观念的具体体现。
吃包子的人又可以分为两个阵营:发面包子和烫面包子。现在我们更容易见到的是蓬松绵软的发面包,而烫面包在外人看来其实更像是一个大号的蒸饺。发面包子以其松软的口感深受喜爱,而烫面包子则以其韧劲和饱满的内馅吸引着食客。
在我的记忆里,包子的最初形状总是适合成年人巴掌大的柳叶包,褶皱均匀、精美,像是将工艺和美味结合的艺术品。
酱香茄子馅的大包子。© 宋不饱
如果说面皮是先天的区位优势,那么馅就是山东人展现生活创造力的一场秀。
春天的时候,包子里的馅料是新鲜的萝卜缨和山苜楂,不起眼的野菜和菜苗,混合着独特的清香,带来不一样的野趣。每年的春末夏初,豇豆,也就是人们口中的「豆橛子」大量上市,成为包子的主要馅料,其风味最为浓郁。而在夏秋交替的季节,韭菜成了馅料中的主角,搭配肥肉丁和海菜,香而不腻,令人垂涎欲滴。冬天临近,白菜和萝卜又重新登场,成为日常餐桌上的常客。山东人的 365 天,好像就在包子馅儿的轮换之中,完成了季节的流转。
除了时令性,山东包子还以馅料的包罗大全而闻名,重口味的如酱肉包,切成方块的猪五花和猪梅肉同洋葱和甜面酱一起炒熟,然后包进包子里,每一口咬下去,浓郁的肉香和甜美的酱汁在口腔中爆发,令人一吃难忘。
青岛盛产海鲜,于是有了包裹各种海鲜的大包子。© Tina
在山东人眼中,包子不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一种哲学。各地的包子类型丰富多样,如不同地域的包子也带着各自的风土特点,每一种都承载着地方特色和文化意义。
在胶东沿海,有一种极其特别的海鲜包子。这个包子里面不仅有海参、海胆、海肠,还有鲍鱼、扇贝、虾仁等,全部都是从山东沿海采集而来的新鲜海产,口感鲜美无比。在鲁西北的邹平,有一种皮薄如纸的纸卷包子,从半透明的皮里,不用吃就能知道里面的馅是什么。
包子不单单可以是咸的,有的时候还能作为饭后甜点,比如每个小孩子都爱吃的黄米包,暄软的面皮里包着粘粘的黄米,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「糯叽叽爱好者」的最爱;还有不知道该不该划分为包子范畴的银丝卷,将甜面团如做拉面一样,重复由粗条拉成细丝,吃起来口感「艮啾啾」,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甜。碳水加碳水的组合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,这些甜包子不仅满足了味蕾,更是儿时美好记忆的一部分。
到底什么馅儿的包子最好吃?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回答。基础款的芸豆包子、茴香包子、猪肉大葱包子,是永恒的经典。大自然爱好者则会趁着节气吃上一口槐花包子或者榆钱包子,感受季节的变迁和大自然的馈赠。山东人的包子馅虽然包罗万象,但每一个包子在山东人心中都是正统,每一种馅料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。
大黄米包子,典型的碳水包碳水。© 刘小包子的麻麻
山东人对包子的执念,本质上是一种对于圆满和归宿的期盼。每当谈及包子,山东人眼中显现的不仅是食材和做法,更是对家庭价值观的体现。大部分山东人的童年记忆里,都或多或少有些帮忙包包子或者包饺子的经验,一家人的分工明确,有人和面、有人擀皮、有人调馅、有人收尾,人人化身中华小厨神,从此练就一身面点功夫。
蒸包子的时候,最好要垫着晒干的玉米叶,这一细节不仅仅是为了防止粘锅,更能赋予包子一种独特的清香,蒸熟过程中,因面团膨胀而沾到锅边的部分会被烙成金黄色,孩子们总是第一时间抢着吃这种带有「黄饹馇」的馍馍。
长大以后,我也曾试着蒸包子,但味道总是不对,好像少了一种来自土地的朴实芬芳。那时候我才意识到,自己真的远离家乡了,远离了那种和包子一起出现的清香。那是劳动人民勤俭持家的副产品,是岁月和智慧的结晶。
西雅图的山东包子铺抚慰了诸多游子的思乡之情。© 吃货小分队
包包子是一项量产活动。在山东,几乎家家有一个双开门冰箱或者单独的冰柜,第一顿吃不完的包子就会被冻起来,成为外地游子与家乡联系的硬通货。人们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山东人这么喜欢吃包子,但我不止一次亲眼见过远渡重洋前来探亲的山东家属,随身带来一兜子放在保温箱里的冷冻包子。这些包子从一个冰箱进到另一个冰箱,只有在游子们极度思乡的情况下,才会重见天日,在蒸锅里变得暄软如初,而后抚慰一切。
山东包子的故事,不仅仅是食物的历史,更是关于家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。在每一个山东人的心中,包子不仅仅是一种美味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,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。
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,包子随着季节的更替和人们的创造力而变化。通过一个个包子,山东人将他们的历史、文化和情感传递给了下一代,也传递给了每一个吃过山东包子的人。当人们咬下一口热腾腾的包子,品尝到它扎实的口感和浓郁的馅料,就会真正明白线上配资平台哪个好,山东人对包子的情义。